玉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选择方案研究

被引:11
作者
金益
潘相文
王振华
王立丰
张永林
不详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3]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哈尔滨
[4] 哈尔滨
关键词
玉米; 品质; 遗传相关; 选择方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三重测交法对东农 2号玉米改良群体的 12个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及选择预期遗传进度的分析。结果表明 ,提高玉米的粗蛋白含量以直接选择为好 ,但是单纯地提高粗蛋白含量并不能改善蛋白质品质 ;对清蛋白与谷醇蛋白含量比的直接选择较易奏效 ,是改善玉米蛋白质品质的可行途径。提高玉米的总淀粉含量以直接选择为好 ,根据籽粒容重进行间接选择也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单纯提高总淀粉含量的同时可能会引起支链淀粉含量的提高 ;提高玉米的粗脂肪含量以直接选择为好 ,通过增加胚 /胚乳重进行间接选择也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J].
张欣 ;
张喜华 ;
江丹 ;
江敏 ;
刘丽贤 .
杂粮作物, 2000, (05) :13-17
[2]   高油玉米基础群体选择效果的评价及选择方法 [J].
曹永国 ;
孔繁玲 ;
宋同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83-89
[3]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 [J].
王振华 ;
王义波 ;
王永普 ;
张新 .
玉米科学, 1998, (03) :26-29
[4]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J].
顾晓红 .
玉米科学 , 1998, (01) :14-16
[5]   积极发展高油玉米 [J].
宋同明 .
山西农业科学, 1990, (08)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