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城市浅山区海绵绿道设计方法研究——以石家庄鹿泉区山前大道为例

被引:15
作者
时薏
李运远
戈晓宇
林辰松
机构
[1]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城市浅山区; 海绵绿道; 设计方法; 雨水调蓄;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170289
中图分类号
TU985.12 [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0815 ;
摘要
华北地区年降雨量偏少,降水集中、多暴雨且年蒸发量大,导致严重的雨洪问题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山麓迎风区多暴雨的气候特征对平原地区构成了雨洪灾害的威胁,在城市浅山区建设海绵绿道作为径流缓冲区,对于缓解雨洪灾害有着重要意义。为解决华北地区城市浅山区雨洪管理问题与水资源短缺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城市浅山区的雨洪灾害情况及其特点,首先探讨了在华北地区城市浅山区建设海绵绿道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前大道项目,提出了适用于华北地区浅山区的海绵绿道设计方法。该海绵绿道的设计策略综合考虑到3个维度:1)华北城市浅山区作为自然基底;2)绿道作为雨水径流缓冲带;3)低影响开发措施作为绿道设计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雨水安全与利用两个视角综合考虑设计策略。最后,本文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量化模拟LID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将海绵绿道与传统绿道的调蓄效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海绵绿道在控制径流总量、峰值流量以及推迟峰现时间方面具有更好的效能,能有效解决场地的雨水调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湿地设计及应用 [J].
王佳 ;
王春连 ;
吴珊珊 .
北方园艺, 2017, (19) :104-111
[2]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中植被的设计与养护 [J].
陈垚 ;
杨威 ;
王健斌 ;
潘伟亮 .
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 (12) :6-11
[3]   基于SWMM情境模拟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雨洪调控效果研究 [J].
林辰松 ;
邵明 ;
葛韵宇 ;
戈晓宇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 (12) :92-103
[4]   山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其若干机理 [J].
王利民 ;
翁伯琦 ;
罗涛 ;
黄东风 ;
栗方亮 ;
罗旭辉 .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19) :70-75
[5]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指引的迁安市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策略初探 [J].
戈晓宇 ;
李雄 .
风景园林, 2016, (03) :27-34
[6]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 [J].
崔广柏 ;
张其成 ;
湛忠宇 ;
陈玥 .
水资源保护, 2016, 32 (02) :1-4
[7]   植草沟对道路径流的水文控制效果研究 [J].
黄俊杰 ;
沈庆然 ;
李田 .
中国给水排水, 2016, 32 (03) :118-122
[8]   雨水径流控制的景观设计途径及在公园绿地中的应用分析 [J].
刘家琳 ;
张建林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1) :183-189
[9]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袁弘 ;
傅微 ;
乔青 ;
王思思 .
城市规划, 2015, 39 (06) :26-36
[10]   北京山区灌草坡面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樊登星 ;
余新晓 ;
贾国栋 ;
王贺年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 12 (02)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