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被引:36
作者
沈燕
张涛
廖和平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潜力; 评价分级;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8.06.035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法、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城镇体系规划法、层次分析法(AHP)测算长寿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潜力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指标体系以及权重;运用层次聚类法与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将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分为三级,并针对各潜力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探讨——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J].
刘筱非 ;
杨庆媛 ;
廖和平 ;
周滔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1-14
[2]   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潜力的定量评价—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J].
周滔 ;
杨庆媛 ;
周俐俐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2) :50-54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式选择 [J].
高燕 ;
叶艳妹 ;
不详 .
农村经济 , 2004, (03) :23-25
[4]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难点与对策 [J].
周滔 ;
杨庆媛 ;
刘筱非 .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5) :45-49
[5]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综合探讨——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J].
邱道持 ;
田水松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303-307
[6]   论乡村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J].
陈美球 ;
吴次芳 .
经济地理, 1999, (06) :97-100
[7]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 [J].
刘晶妹 ;
张玉萍 .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6) :33-35
[8]   从农村人口流动 看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J].
江曼琦 ;
张华 .
城市, 1999, (04) :14-16
[9]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及模式.[M].杨庆媛[等]著;.商务印书馆.2006,
[10]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例.[M].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编;.地质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