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植物对湖泊水体生态重建的响应——以太湖五里湖大型围隔示范工程为例

被引:22
作者
陈开宁 [1 ]
周万平 [1 ]
鲍传和 [2 ]
胡洪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安徽农业大学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态重建; 蓝藻水华暴发;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太湖五里湖湾生态重建大型围隔示范工程的现场观测结果,分析了湖泊生态重建措施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生态重建的第一年,尽管生态重建区内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水体氮磷含量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水体透明度也被提高了近一倍,但是藻类却大量生长,并暴发了蓝藻水华;第二年,生态重建区的环境条件逐渐对藻类(包括蓝藻和其中的微囊藻)产生了抑制作用,开始出现藻类生物量下降趋势;表明生态重建措施(以水生植被重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重建组合措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当年)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水生植物群落,有效降低水体氮磷营养盐,提高水体透明度,但要在较短时间内(2年内)完善一个较大的水生态系统结构、有效降低藻类生物量(特别是夏季)有一定困难.(2)尽管氮磷营养盐对水体藻类总量增加有较大影响,但并不是蓝藻大量暴发的决定因素,上行作用力对蓝藻的控制(bottom-up effort)表现弱于下行作用力(top-down effort).(3)较低的TN/TP比值(15.9-35.6.平均30.5)既是蓝藻水华暴发的原因,也是其作用的结果,其可能有利于蓝藻的大量暴发.(4)生态重建措施较大幅度地改善了水环境,但并没有显著提高藻类多样性指数(Shannon index),因此,单凭藻类多样性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水环境改善状况,在评价水环境质量方面需要结合其它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太湖五里湖生态重建示范工程——大型围隔试验 [J].
陈开宁 ;
包先明 ;
史龙新 ;
陈伟民 ;
兰策介 ;
许海 ;
胡洪云 .
湖泊科学, 2006, (02) :139-149
[2]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J].
杨宇峰 ;
黄祥飞 .
湖泊科学, 2000, (01) :81-89
[3]   红枫湖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周年变化研究 [J].
易菊 ;
刘美珊 ;
潘鸿 .
贵州环保科技, 1998, (01) :12-18
[4]   温度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J].
金琼贝 ;
盛连喜 ;
张然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4) :103-111
[5]   南京玄武湖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周年变动的研究 [J].
王如平 ;
徐家铸 .
海洋湖沼通报, 1990, (03) :42-49
[6]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变动的研究 [J].
黄祥飞 ;
陈雪梅 ;
伍焯田 ;
胡春英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4, (03) :345-358
[7]   温度对透明溞和隆线溞一亚种发育及生长的影响 [J].
黄祥飞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4, (02) :207-224
[8]   Role of sediment and internal loading of phosphorus in shallow lakes [J].
Martin Søndergaard ;
Jens Peder Jensen ;
Erik Jeppesen .
Hydrobiologia, 2003, 506-509 :135-145
[9]   Phosphorus balance of a polytrophic shallow lak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phosphorus release [J].
Kerstin Ramm ;
Volker Scheps .
Hydrobiologia, 1997, 342-343 :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