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针对板式负电晕放电电极间距确定

被引:26
作者
王晓臣
朱益民
机构
[1]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学院非热放电应用研究室
[2]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学院非热放电应用研究室 大连
关键词
负电晕放电; 放电功率密度; 电极间距;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03.07.016
中图分类号
O461 [气体放电(气体导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针尖和针板间距与放电功率密度的关系。放电功率密度随针尖间距的增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针尖间距在9~20mm间变化时放电功率密度变化不大,考虑到放电稳定性和反应器制作成本选择针尖间距为20mm。放电功率密度随针板间距的增大而下降;在中等针板间距(约20mm)下,放电具有最大可注入功率密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正高压直流流光放电等离子体源装置[P]. 朱益民. 中国专利:CN2405398, 2000-11-08
  • [2] 气体放电物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徐学基, 1996
  • [3] 高电压绝缘[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朱德恒,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