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以陕西榆林市榆阳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莫宏伟 [1 ]
刘礼英 [2 ]
任志远 [3 ]
阳岳龙 [1 ]
韩用顺 [1 ]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2] 西渡中学
[3]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榆阳区; 耕地; 净第一性生产力; 动态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榆林市榆阳区1984~2003年各乡镇的粮食产量统计数据为依据,选用了适合农用地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模型,对该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单位面积量及总量进行分区动态测算,以揭示生态环境对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1984~2003年间,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在波动中上升,20 a内总物质量从21.94×104t/a增加到57.98×104t/a,年度递增率为5.24%。(2)在1984~2001年间,榆阳区北部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远高于南部,且呈较快上升趋势,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呈较平缓的波动变化,且略有下降。(3)在1984~2001年间,榆阳区城区、近郊、远郊的差异性在单位耕地面积净第一性生产力上体现为城区>近郊>远郊;在耕地NPP总量方面,城区、近郊和远郊都表现为在波动中上升,三区变化以远郊波动幅度最大。(4)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的大幅增长有农业投入增加的原因,但主要得益于该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动态与生态效应变化——以榆阳区为例 [J].
莫宏伟 ;
任志远 ;
谢红霞 .
干旱区地理, 2005, (03) :352-356
[2]   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研究 [J].
崔林丽 ;
史军 ;
唐娉 ;
高志强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3) :8-16+127
[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黑土生态环境的影响 [J].
韩晓增 ;
王守宇 ;
宋春雨 ;
乔云发 .
地理科学, 2005, (02) :203-208
[4]   四川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胥晓 .
生态学杂志, 2004, (06) :19-24
[5]   陆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过程模型研究综述 [J].
冯险峰 ;
刘高焕 ;
陈述彭 ;
周文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3) :369-378
[6]   长江流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研究 [J].
柯金虎 ;
朴世龙 ;
方精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6) :764-770
[7]   塔里木河下游垦区绿洲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J].
许英勤 ;
吴世新 ;
刘朝霞 ;
阎新华 ;
马依尔 .
干旱区地理, 2003, (03) :208-216
[8]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系统适度生产力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郝明德 ;
党廷辉 ;
刘冬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1) :94-97
[9]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及其应用 [J].
周广胜 ;
郑元润 ;
陈四清 ;
罗天祥 .
林业科学, 1998, (05) :4-13
[10]   农业生产力模型初探 [J].
郑元润 ;
周广胜 ;
张新时 ;
王建林 ;
太华杰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 (09) :83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