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干旱区马雷绿洲和于田绿洲LUCC演变对比研究

被引:6
作者
吴雪梅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姜红涛
陶兰花
买买提·沙吾提
张飞
机构
[1] 新疆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新疆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干旱区; LUCC; 动态变化; 马雷绿洲; 于田绿洲;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3.04.007
中图分类号
P942 [中国自然地理];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当前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形势进入平稳发展的新时期,新疆在经济合作中的地位逐渐明晰,产业结构、资源条件等是开展合作的直接影响主因。利用遥感技术开展LUCC研究,可直观探讨自然和非自然因素对LUCC影响,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以土库曼斯坦马雷绿洲1976年、2001年、2010年和中国新疆于田绿洲1977年、2000年和201 1年共6期TM和MSS影像为数据源,对中亚地区两个生态环境皆较脆弱的绿洲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分析,对比研究干旱区绿洲LUCC,并分析其自然和非自然因素。在研究期间,马雷绿洲中轻度盐渍地变化最多,相对变化达到2.21,净变化速度为3.49%,面积下降最多的是沙漠类型,相对变化为-0.59,净变化速度为-2.60%;于田绿洲水体面积变化最多,相对变化为5.54,净变化速度达5.51%,沙漠面积也下降最多,相对变化为-0.97,净变化速度为-9.31%。结果表明:(1)马雷绿洲和于田绿洲具有相似的地类变化趋势:耕地、中轻度盐渍地、其它地类面积有所增加,而林地、重度盐渍地、沙漠面积减少;(2)LUCC是由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31 / 7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近10a黄河三角洲LUCC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J].
周文佐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1) :341-345+390
[2]   干旱区典型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土壤盐渍化的效应研究——以新疆沙雅县为例 [J].
孙倩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丁建丽 ;
张飞 ;
买买提·沙吾提 ;
韩桂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09) :1212-1223
[3]   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效应 [J].
侯鹏 ;
王桥 ;
王昌佐 ;
蒋卫国 ;
赵彦伟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2092-2098
[4]   近55a来黑河流域绿洲演变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廖杰 ;
王涛 ;
薛娴 .
中国沙漠, 2012, 32 (05) :1426-1441
[5]   中亚的转轨: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改革 [J].
陈江生 ;
毛惠青 .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2) :40-42+46
[6]   风沙侵袭影响下绿洲边缘植物群落点格局分析 [J].
杨帆 ;
王雪芹 ;
杨东亮 ;
韩章勇 ;
郑新倩 .
干旱区研究 , 2012, (05) :763-769
[7]   人工绿洲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植被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北屯绿洲为例 [J].
董爽 ;
王让会 ;
宁虎森 ;
林毅 ;
黄俊芳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4) :578-584
[8]   内陆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以新疆白杨河流域为例 [J].
尹昌应 ;
罗格平 ;
鲁蕾 ;
史建康 .
干旱区地理, 2008, (01) :67-74
[9]   新疆焉耆盆地近4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演化 [J].
张俊 ;
周成虎 ;
李建新 .
资源科学, 2004, (06) :30-37
[10]   基于3S技术的荒漠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以新疆巴里坤县为例 [J].
高伟 ;
李小锋 ;
郭正刚 .
草业科学, 2012, 29 (10) :1533-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