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性:村民自治的基石

被引:4
作者
党秀云
马晓东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民; 村民; 公民性; 村民自治;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06.06.01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作为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的实现是需要具有公民性的广大村民来完成。这种能够保证公民角色或公民资格感知、公民权利运行、公民责任履行和公民美德倡行的公民性,有助于公民积极参与和监督村民自治中的违规行为并保证村民责任的履行。事实上,由于臣民意识和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村民公民性的发挥。提升和救治村民的公民性,对保证我国村民自治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途径为:发展农村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吸引具有公民性的农民工返乡参与村民自治建设;加强村民公民精神的培育,逐步实现从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共和、社群与公民.[M].许纪霖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  
论民主.[M].[美]罗伯特·达尔 著;李柏光;林猛 译.商务印书馆.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90,
[4]  
论美国的民主.[M].[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6]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J].
党秀云 .
中国行政管理, 2003, (10)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