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百萨偃麦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与鉴定

被引:15
作者
庄丽芳
亓增军
英加
陈佩度
刘大钧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细胞遗传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百萨偃麦草; 二体异附加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转移与利用百萨偃麦草耐盐、抗病等优良基因 ,用普通小麦中国春 百萨偃麦草双倍体与中国春杂交 ,通过染色体C 分带、分子原位杂交并结合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分析 ,从回交后代中选育出一套小麦 百萨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对这套异附加系进行的鉴定与分析表明 ,各附加系除添加了一对百萨偃麦草染色体外 ,小麦的 2 1对染色体未见明显变化。各附加系所添加的百萨偃麦草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期Ⅰ配对基本正常 ,仅有少量单价体 ,其自交后代中外源染色体亦能正常传递。这说明所培育的这套二体异附加系在细胞学上已相对稳定 ,暂分别编号为DAJ1 、DAJ2 、DAJ3、DAJ4 、DAJ5、DAJ6 和DAJ7。各异附加系中百萨偃麦草染色体在小麦族中的部分同源群归属和百萨偃麦草耐盐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919 / 9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抗白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南农9918 [J].
陈佩度 ;
张守忠 ;
王秀娥 ;
王苏玲 ;
周波 ;
冯祎高 ;
刘大钧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105-106
[2]   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J].
李洪杰 ;
朱至清 ;
杜立群 ;
郭北海 ;
石云素 ;
唐顺学 ;
李义文 ;
贾旭 .
遗传学报, 1999, (06) :666-672+742
[3]   利用生化及分子标记确定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um, EE. 2n=14)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的部分同源性 [J].
刘树兵 ;
贾继增 ;
王洪刚 ;
孔令让 ;
周荣华 .
遗传学报, 1999, (01) :37-42
[4]   向小麦转移外源抗病性的回顾与展望 [J].
刘大钧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1-7
[5]   小偃麦新品种与中间类型的选育途径、程序和方法 [J].
孙善澄 .
作物学报, 1981, (01) :51-58
[6]  
中国小麦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