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受点学说的几个理论问题和测算方法
被引:2
作者
:
金荫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金荫昌
机构
: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来源
: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
1981年
/ 01期
关键词
:
受点;
亲和力;
大分子;
配基;
测算方法;
学说;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受点学说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自1878年Langley提出“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uce)的设想以来,Ehrlich给予“受点”(receptor)命名;Clark分析药理反应的动力学;Ariens提出在药物与“受点”之间的“亲和力”(affinity)之外,还有“本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亦译“内在活性”)决定药理效应。这些都是受点学说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十余年对各种受点实体的研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22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