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的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52
作者
毛建仁 [1 ]
陈荣 [1 ]
李寄嵎 [2 ]
叶海敏 [1 ]
赵希林 [1 ]
机构
[1]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台湾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花岗岩; 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锡矿床; 构造环境演化; 闽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文研究的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中莒舟花岗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36.0Ma,133.9Ma,黑云母Ar-39Ar年龄为132.3Ma,菜刀岐石英斑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17.4Ma,太华花岗岩体全岩Rb-Sr年龄为114.9Ma,都属早白垩世。莒舟花岗岩富Si、K、Rb-Th,Y含量高,铝弱过饱和,贫Sr、Ba、P、Ti、Eu,过渡元素显著亏损而具壳源型花岗岩特征,菜刀岐石英斑岩是其高程度分异演化的产物,并为锡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莒舟岩体是在岩石圈伸展的底侵作用下所形成的,岩石中有少量幔源组分加入,岩石的εNd(t)偏低(-7.21),tDM偏高(1.52Ga)。太华花岗岩体的εNd(t)稍高(-3.60~-3.68),tDM稍低(1.21Ga),岩石中有较多幔源组分加入,是壳幔混合源花岗岩。过铝质壳源型花岗岩可以在与岩石圈伸展作用相关的张性构造环境中形成,壳幔相互作用对锡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723 / 173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江西会昌密坑山岩体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类型的新认识 [J].
邱检生 ;
B.I.A.McInnes ;
蒋少涌 ;
胡建 .
地球化学, 2005, (01) :20-32
[2]   福建省上杭-大田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与构造环境演化 [J].
毛建仁 ;
许乃政 ;
胡青 ;
邢光福 ;
杨祝良 .
岩石学报, 2004, (02) :285-296
[3]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以下庄矿田仙石铀矿床为例 [J].
邓平 ;
沈渭洲 ;
凌洪飞 ;
叶海敏 ;
王学成 ;
濮巍 ;
谭正中 .
地球化学, 2003, (06) :520-528
[4]   广东梅州早侏罗世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研究 [J].
邢光福 ;
杨祝良 ;
孙强辉 ;
沈加林 ;
陶奎元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3) :172-175
[5]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壳幔相互作用背景[J]. 赵振华,包志伟,张伯友,熊小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6]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的Rb-Sr同位素定年及意义 [J].
陈培荣 ;
孔兴功 ;
王银喜 ;
倪琦生 ;
章邦桐 ;
凌洪飞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4) :378-383
[7]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J].
华仁民 ;
毛景文 .
矿床地质, 1999, (04) :300-307
[8]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中新生代地幔柱活动的岩石学记录 [J].
毛建仁 ;
陶奎元 ;
邢光福 ;
杨祝良 ;
赵宇 .
地球学报, 1999, (03) :253-258
[9]   中国南方新生代地幔柱活动的地球化学证据 [J].
毛建仁 ;
陶奎元 ;
邢光福 ;
赵宇 ;
杨祝良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698-702
[10]   福建省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J].
凌洪飞 ;
沈渭洲 ;
黄小龙 .
岩石学报, 1999, (02) :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