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对三叶草-土壤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储玲
王友保
丁佳红
李征
刘登义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铜; 三叶草; 生长; 土壤酶活性;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362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重金属Cu污染对植物(三叶草)-土壤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浓度增加,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逐渐减小,与Cu浓度有高度相关性,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在处理浓度不变情况下,酶活性随时间而变化,且呈现低Cu浓度(<500mg.kg-1)时4种酶活性均有所上升,而Cu浓度增高(500~3000mg.kg-1)时各酶活性逐渐下降的趋势.统计分析表明,在每一梯度浓度上,4种酶在Ⅰ、Ⅱ、Ⅲ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与植物受重金属Cu污染时的生长情况一致.随着Cu浓度增加,土壤pH值逐渐下降,而电导率上升;同一Cu浓度下的pH值和电导率均随时间呈缓慢上升趋势,统计分析显示,二者在Ⅰ、Ⅱ、Ⅲ组内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4种土壤酶活性有高度相关性,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这4种酶同时可作为检测土壤环境质量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413 / 24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