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古生界海相油气潜力分析

被引:3
作者
吕福亮
赵宗举
李大成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所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海相地层; 烃源岩; 二次生烃; 含油气系统; 油气勘探; 勘探评价; 远景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地区自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以后的沉积盖层发育演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拗拉槽—克拉通边缘(Pt2—Pt3);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T1);裂谷盆地(T2—K);拉张断陷盆地(E);坳陷盆地(N—Q)。中、上元古界—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该区海相油气勘探提供了多套勘探层系和广阔空间,并以二次生烃(再生烃)为特征,构成再生烃油气系统。海相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一般古生界保存完好,二次生烃强度大,且为晚期成藏。划分出了13个古生界二次生烃的有利区块,它们一般位于中一新生代沉积凹陷区,海相烃源岩主要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和石炭系一二叠系煤系地层,二次生烃强度在5×10~8~70×10~8 m3/km2范围。作为多种沉积盆地类型并存的叠合盆地,具有多旋回构造运动、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阶段生烃的特征,使同一区域内有多种油气系统的叠合,构成复合油气系统。区内存在古生古储再生烃油气系统、古生新储再生烃油气系统、新生古储油气系统等几种基本类型的油气系统。对华北地区海相油气的勘探应重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破坏作用及后期沉降导致的二次生烃作用,尤其是在中—古生界地腹保存较完整、且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再次埋藏发生二次生烃作用的地区应该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4 +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叠合盆地油气系统研究方法——以中国南方中、古生界为例 [J].
赵宗举 ;
朱琰 ;
王根海 ;
徐云俊 ;
冯加良 .
石油学报, 2002, (01) :11-18+7
[2]   黄骅坳陷孔古3井古生界烃源岩的生烃演化 [J].
朱炎铭 ;
秦勇 .
石油学报, 2001, (06) :30-33+5
[3]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勘探成果与地质分析 [J].
樊生利 .
天然气工业, 2001, (04) :35-38+9
[4]   华北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天然气勘探方向 [J].
梁生正 ;
谢恭俭 ;
马郡 ;
刘修萍 .
天然气工业, 1998, (06) :3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