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保肛率的变化及其因素分析

被引:32
作者
汪建平
吴小剑
宋新明
王磊
黄美近
兰平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
关键词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直肠肿瘤; 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3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保肛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将316例行根治手术的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齿状线在1cm以上、5cm以下)患者按不同的时间段分成前期组和后期组:前期组有89例,为1994年8月至1998年12月收治者;后期组227例,为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此组患者均行规范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同时,按手术方式分为腹会阴联合根治术(APR)组(103例)和保肛手术(SP)组(213例)。分别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行APR的患者比例逐年减少(前期组55.1%,后期组23.8%),而行SP的患者从前期的44.9%上升到后期的76.2%(P=0.000)。SP和APR两组比较,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性别、不同时期、肿瘤周径和分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大体分型、Dukes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与后期两组比较,性别、术中输血量、Dukes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组行LAR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比率为2.7%(1/37例),后期组为1.3%(2/16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且明显减少了术中输血量,并未延长手术时间,也未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直肠癌直肠系膜播散的临床病理观察 [J].
王小林 ;
卿三华 ;
黄祥成 ;
吴承堂 ;
宋京翔 ;
姚学清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2, (03) :210-212
[2]   Distal intramural spread in adenocarcinoma of the lower third of the rectum treated with total rectal resection and coloanal anastomosis [J].
Andreola, S ;
Leo, E ;
Belli, F ;
Lavarino, C ;
Bufalino, R ;
Tomasic, G ;
Baldini, MT ;
Valvo, F ;
Navarria, P ;
Lombardi, F .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 1997, 40 (01) :25-29
[3]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 of the rectum - An endangered operation [J].
Heald, RJ ;
Smedh, RK ;
Kald, A ;
Sexton, R ;
Moran, BJ .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 1997, 40 (07) :74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