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编制及结构探索

被引:14
作者
田宝伟 [1 ]
吴九君 [2 ]
郑日昌 [3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2] 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3]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 信度和效度; 结构模型; 量表编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1.7 [心理测验];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目的:编制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CSHDS),检验其信效度并探索结构模型。方法:在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词库119词与理论结构模型基础上,编制初测问卷与正式量表。对755名大学生进行初测问卷测查,通过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量表的结构。对1231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量表测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最终结构模型。采用应付方式问卷(WCSQ)和挫折应对能力自评为效标。选取其中84人1个月后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由43个条目组成,包括乐观积极、追求卓越、关系寻求、调节控制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包含3个因子。量表可能存在3种结构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接受模型3(χ2/df=2.80,GFI=0.97,NFI=0.85,IFI=0.92,TLI=0.91,CFI=0.92,RMSEA=0.05);4个分量表得分与WCSQ的解决问题、求助得分及挫折应对能力自评得分均呈正相关(r=0.12~0.61,均P<0.001),而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得分均呈负相关(r=-0.10-0.57,均P<0.00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8,4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5~0.79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4,4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2~0.79之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陈述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压力与应对领域研究和实践中作为测量量表或评估工具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量表的编制 [J].
田宝伟 ;
郑日昌 ;
吴九君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3) :132-136
[2]   压力应对人格的结构与测量 [J].
陈建文 ;
王滔 ;
郭楠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5) :452-455+478
[3]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 [J].
于肖楠 ;
张建新 .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05) :658-665
[4]   文化、语言、人格结构 [J].
王登峰 ;
崔红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38-46
[5]  
解读中国人的人格[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登峰, 2005
[6]  
Resilience and Thriving: Issues, Models, and Linkages[J] . Charles S.Carver.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 2010 (2)
[7]  
A New Scale for Adolescent Resilience: Grasping the Central Protective Resources Behind Healthy Development[J] . Hjemdal,Friborg,Stiles,Martinussen,Rosenvinge.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 . 2006 (2)
[8]  
Growth following adversit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J] . Stephen Joseph,P. Alex Linley.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 200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