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地块沉积—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

被引:18
作者
曾普胜
裴荣富
侯增谦
蒙义峰
杨竹森
王训诚
田世洪
徐文艺
姜章平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
关键词
沉积-喷流型块状硫化物; 铜金矿床; 安徽铜陵;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2.s1.141
中图分类号
P619.21 [化学工业用原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详细的野外观察为基础,论述了安徽铜陵地区威宁期沉积-喷流(Sedex)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分布特征和矿物组合及分带特点。Sedex型块状硫化物呈近南北向展布,自西向东分为铜官山—五峰山带、狮子山—天屏山带、大成山—半山李家带和叶山—新桥—高家山带。以新桥为代表的原生块状硫化物矿物组合为块状黄铁矿+铁碧玉+赤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重晶石±菱铁矿±菱锰矿。Sedex型块状硫化物主要形成硫铁矿床,并可形成独立铜金矿床。经燕山期岩浆活动夕卡岩化的叠加改造,Sedex型块状硫化物只能保留部分沉积组构,铜金更富集。威宁期Sedex型块状硫化物叠加燕山期岩浆活动可能是铜陵地区夕卡岩能成大矿的内在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32 / 5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