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东、南缘构造带沉积盆地类型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7
作者
陈景达
机构
[1] 石油大学
关键词
盆地; 地质构造; 南缘; 沉积盆地类型; 构造带; 大陆边缘; 大洋边缘; 断层; 成因机制; 断裂系统; 左旋剪切; 边缘海盆; 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大陆东、南边缘经历了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特提斯板块会聚作用的复杂过程。大陆东缘,受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受区域引张应力作用,地壳发生破裂、扩张和沉陷,形成一系列弧间盆地、边缘海盆地和弧后裂谷盆地;晚期受吕宋和台湾碰撞产生挤压应力的影响,东海盆地形成前陆盆地。大陆南缘,于早第三纪早期,由活动的转换为不活动的大陆边缘,具有典型的不活动边缘的重力效应特征——沿大陆架转折部位出现正负配对伴生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带;大陆边缘的张裂活动与海底扩张轴系相关的两个对称磁异常带;以及沿原南中国大陆边缘的火山弧活动在大约85百万年前停息。根据构造演化分析,南缘的陆缘盆地属于不活动边缘拉裂盆地,南海中央海盆则属于边缘海盆地。本文着重阐述了环绕亚洲大陆东南缘的主要转换断层系统,同时对这些断层系统所反映的太平洋—特提斯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板块边界的应力机制和活动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在环西太平洋域,它们是左旋剪切带,而在特提斯—印度洋域,从西向东延伸,分别属于右旋和左旋滑移。这些转换断层系统对中国大陆东、南缘含油气盆地和边缘构造带的形成和地质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