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社会还是社会治理?——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发展社会组织的内在逻辑

被引:27
作者
张紧跟
机构
[1] 中山大学
关键词
治理社会; 社会治理; 地方政府; 社会组织;
D O I
10.16326/j.cnki.1008-7168.2015.02.003
中图分类号
D62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1204 ; 120401 ;
摘要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力度,不仅使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也扩展了社会组织的作用空间。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缺乏让社会组织自主运作的动机。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之谜"产生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坚持"治理社会"逻辑,从而遮蔽了蓝图规划中的"社会治理"逻辑。因此,珠江三角洲社会治理创新有赖于完成从"治理社会"逻辑向"社会治理"逻辑的转换。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Let Many Civil Societies Bloom: The Rise of Consultative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J].
Teets, Jessica C. .
CHINA QUARTERLY, 2013, (213) :19-38
[2]  
Contingent Symbiosis and Civil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Understanding the Survival of China’s Grassroots NGOs1.[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11, 1
[3]  
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M].康晓光; 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M].王浦劬; (美) 萨拉蒙;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中国公民参与.[M].贾西津;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  
中国民间组织30年.[M].王名;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  
转型与断裂.[M].孙立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  
广州近400家社团政社不分民间社会组织仅200家..马喜生;黄伟;.南方日报.2012,
[9]   法团主义视角下地方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逻辑、过程和影响——以成都市W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实践为例 [J].
秦洪源 ;
付建军 .
社会主义研究, 2013, (06) :65-69+114
[10]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研究 [J].
岳经纶 ;
谢菲 .
广东社会科学, 2013, (06) :18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