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了自然科学 (特别是旅游地理学 )和文化研究两个不同视角所建构的 2种不同的海滨旅游空间模式后 ,指出从文化研究角度探讨海滨旅游空间是传统旅游地理学研究视角的重要补充。接着在社会建构理论与符号学的分析框架下 ,讨论了海滨从“自然空间”转化为“旅游空间”的历史过程 ,并以深圳海滨为例 ,分析指出海滨旅游空间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建构 ,本质上是一个符号意指过程 ,包括神圣化和去神圣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形成了海滨的“边缘性”、“过渡性”、“浪漫性”、“女性化”、“感性”、“异国情调”和“殖民性”等多重符号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