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条件对胶质芽孢杆菌诱导碳酸钙晶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周雪莹 [1 ]
杜叶 [1 ]
连宾 [2 ]
机构
[1] 南京市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胶质芽孢杆菌; 碳酸酐酶; 碳酸钙; 晶体生长;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10.07.005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菌体形态、数量和分泌的碳酸酐酶(CA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方式培养的菌体与碳酸钙晶体的生长及其形貌、数量之间的联系。【方法】分别采用无氮和有氮培养基培养胶质芽孢杆菌,进行菌体形态、数量及CA酶活性的比较,收集不同培养方式的菌体加入碳酸钙结晶体系中以研究细菌与碳酸钙晶体形成的联系。【结果】在无氮培养条件下,胶质芽孢杆菌数量少、荚膜肥厚,细菌培养液CA酶活力较低;有氮培养条件下,菌体数量多、荚膜单薄,细菌培养液CA酶活力较高。在碳酸钙结晶体系中加入无氮培养的菌体,生成的碳酸钙晶体表面光滑,体积较大但数量较小,加入有氮条件下培养的菌体形成的碳酸钙晶体表面粗糙,数量大但体积较小。【结论】不同培养条件能够引起胶质芽孢杆菌菌体数量、荚膜多糖及CA酶活的明显差异,进而对碳酸钙晶体的生成和形貌产生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55 / 9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细菌诱导矿化保护历史建筑遗产的机理及效果 [J].
李沛豪 ;
屈文俊 .
硅酸盐学报, 2009, 37 (04) :497-505
[2]   胶质芽孢杆菌荚膜染色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J].
凌云 ;
肖智杰 ;
连宾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84-88
[3]   碳酸钙生物矿化的体外研究进展 [J].
冯庆玲 ;
侯文涛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2019-2023
[4]   不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其细菌碳酸酐酶的活性分析及生态意义 [J].
李为 ;
余龙江 ;
袁道先 ;
吴云 .
生态学报, 2004, (03) :438-443
[6]  
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刁虎欣等编著, 2001
[7]  
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基础[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葛诚主编, 2000
[8]  
硅酸盐细菌的解钾作用研究[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连宾著, 1998
[9]  
Biocatalytic capture of CO 2 with carbonic anhydras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to solid carbonate[J] . Nathalie Favre,M. Lorraine Christ,Alain C. Pierre.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B, Enzymatic . 2009 (3)
[10]   Microbially induced cementation to control sand response to undrained shear [J].
DeJong, Jason T. ;
Fritzges, Michael B. ;
Nusslein, Klaus .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6, 132 (11) :1381-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