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灾害伤亡事件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33
作者
王瑛 [1 ,2 ]
林齐根 [1 ,2 ]
史培军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人员伤亡事件;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县域;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对中国2000-2012年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事件进行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受地形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南多北少,主要位于川西山区和云贵高原地区,东南丘陵地区,北方黄土丘陵,以及祁连山脉和天山山脉等地区,但局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表明其还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构建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的中国地质灾害伤亡事件发生概率模型(CELC),定量分析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GDP增长率是仅次于地形起伏度的第二大影响因素,GDP增长率每增加2.72%,地质灾害伤亡事件发生的概率变为原来的2.706倍。此外还有多年平均降水、植被覆盖度、岩性、土壤类型、断裂带、产业类型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将CELC模型应用于中国县域,计算各个县的地质灾害伤亡事件概率,发现尚未发生但概率较高的县有27个,或为贫困县、或为矿产工业县域,或为房产过度开发县,它们是未来中国需要重点防范地质灾害的县域。
引用
收藏
页码:906 / 9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