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注入法和胶原酶注入法诱导脑出血动物模型的比较

被引:10
作者
李红玲
李玉敏
杨静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
脑出血; 疾病模型,动物;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自体血注入与胶原酶诱导两种常用脑出血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造模有关问题,以便为不同研究目的选用何种实验动物模型提供相应的资料。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5-02关于脑出血实验动物模型的文章。检索词“Intracerebralhemorrhagemodel”并限定文章的语种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5-0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言语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脑出血,动物模型”。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自体血和胶原酶两种脑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所用动物、动物体质量、性别、麻醉等。②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0篇,排除23篇重复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27篇:其中综述3篇,1篇关于两种方法对比研究,23篇关于两种模型的建立及有关脑水肿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资料综合:自体血注入和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两种脑出血模型。但自体血注入法在取血过程中需控制在3min内完成,否则血液凝固,注血失败;另外,注血过程中血液大多从进针处冒出,血肿大小很不稳定;神经功能损伤不明显,Bederson评分一般在2分左右。但血肿周围水肿带比较明显,因此该模型可用于脑水肿的机制、各种药物疗效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胶原酶注入法:由胶原酶诱导的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所产生的脑出血以渗出为主,出血量大,产生的血肿大小基本一致,并且神经功能障碍比较明显,Bederson评多在4分左右,因此也是研究中比较常用的一个疾病动物模型。结论:自体血注入和胶原酶诱导两种脑出血动物模型各有特点,结合不同研究目的适当选择动物的品种、性别、月龄、注射方法、部位等是可取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一种大鼠脑内出血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张朋奇 ;
朱贤立 ;
赵甲山 ;
乔娴 .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 (01) :38-40
[2]   针刺对急性脑出血模型鼠微血管形态学的影响 [J].
郑健刚 ;
杜元灏 ;
石学敏 .
天津中医药, 2004, (05) :368-370
[3]   采用Ⅶ型胶原酶建立出血性中风中经络大鼠模型 [J].
张花先 ;
黎杏群 ;
梁清华 ;
刘柏炎 ;
罗云 ;
唐涛 ;
罗杰坤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4) :1-3
[4]   自发性脑出血动物模型 [J].
陈彦克 ;
陈衔城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 (08) :576-578
[5]   自体血脑内注射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研究 [J].
程小燕 ;
王红云 ;
安沂华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 (06) :30-31
[6]   实验性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变化 [J].
李燕华 ;
孙善全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02) :50-54
[7]   水蛭素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机制的研究 [J].
娄季宇 ;
杨霄鹏 ;
李建章 ;
白宏英 ;
王金兰 ;
苗旺 .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 (01) :1-2
[8]   一种高血压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周爽 ;
方邦江 ;
孙国杰 .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02) :127-129
[9]   单氨类递质在脑出血大鼠血肿周边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J].
许志强 ;
蒋晓江 ;
王景周 ;
陈曼娥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 (01) :27-29
[10]   自体血与胶原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的比较研究 [J].
邓世山 ;
王松 ;
张本斯 ;
王中亮 ;
周德明 .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3, (01)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