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坡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早期夏季风极强事件

被引:18
作者
杨文光
郑洪波
谢昕
周斌
成鑫荣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 全新世; 夏季风极强事件; 太阳辐射; 热带辐合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在AMS14C精确定年的基础上,通过南海北部MD05-2905站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粒度、元素分析,其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均在11.2~8.5kaB.P.期间发生异常,根据夏季风指标认为这是夏季风极强事件。将本站位相同纬度(20°N)的夏季平均日辐射量与季风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全新世早期(11.2~8.5kaB.P.)东亚夏季风极强事件对应着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和热带辐合带(ITCZ)的位置向北移动,说明全新世早期夏季风突然增强可能是在岁差周期控制下,较高的太阳辐射量驱动了热带辐合带(ITCZ)及其有关的雨场向北移动,在南海北部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导致氧同位素偏负、碳酸盐的含量较低以及线性沉积速率较高。这与前人对相邻地区湖光岩玛珥湖的孢粉研究、江西南岭地区泥炭的记录以及中国南方石笋记录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该季风最强事件与阿拉伯海发现的早全新世季风最强事件以及根据格陵兰冰芯记录的早全新世甲烷最大值推测低纬地区湿地扩张相一致,这反映了南海北部全新世早期与全球低纬地区早全新世气候变化格局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南岭东部大湖泥炭沉积记录的古气候 [J].
薛积彬 ;
钟巍 ;
彭晓莹 ;
赵引娟 ;
甄治国 ;
刘伟 ;
郑琰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5) :105-113
[2]   古环境研究中深海沉积物粒度测试的预处理方法 [J].
谢昕 ;
郑洪波 ;
陈国成 ;
梅西 .
沉积学报, 2007, (05) :684-692
[3]   南海东北部MD05-2905站36ka BP以来的陆源碎屑沉积特征与东亚季风的演化 [J].
杨文光 ;
郑洪波 ;
王可 ;
谢昕 ;
陈国成 ;
梅西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10) :1012-1018
[4]   南海北部中更新世0.78~1.0Ma期间的陆源碎屑粒度记录 [J].
叶芳 ;
刘志飞 ;
拓守廷 ;
翦知湣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2) :77-83
[5]   青藏高原东部和湄公河盆地晚第四纪风化剥蚀与东亚季风演化在南海中的记录 [J].
刘志飞 ;
ChristopheColin ;
AlainTrentesaux ;
DominiqueBlamart ;
FranckBassinot ;
GiuseppeSiani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5, (01) :30-38
[6]   南海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J].
朱照宇 ;
邱燕 ;
周厚云 ;
陈俊仁 ;
欧阳婷萍 ;
钟和贤 ;
谢久兵 .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04) :315-322+314
[7]   中国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东亚夏季风时空变迁 [J].
吴锡浩,安芷生,王苏民,刘晓东,李小强,周卫健,刘俊峰,陆济军 .
第四纪研究, 1994, (01) :24-37
[8]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J].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唐领余,王富葆,姚檀栋,赵希涛,张丕远,施少华.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8)
[9]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10]  
The early Holocene optimum inferred from a high-resolution pollen record of Huguangyan Maar Lake in southern China[J] . ShuYun Wang,HouYuan Lü,JiaQi Liu,J?rg F. W. Negendank.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