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点坝内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规律物理模拟

被引:44
作者
闫百泉 [1 ]
马世忠 [1 ]
王龙 [1 ]
张全恒 [2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2]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
关键词
物理模拟; 点坝; 建筑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了曲流点坝物理模型,模拟地下曲流点坝储层进行驱替实验。观察注入剂的运动规律,同时,在模型上布置了测量电极,以双电极法测量驱替过程中垂向电阻变化,反映注入剂波及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侧积泥岩夹层的建筑结构对注入剂在点坝砂体中的流动规律,以及对剩余油的形成分布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曲流点坝内部,侧积泥岩夹层对注入剂具有强烈的遮挡作用,受其影响形成侧积体差异型剩余油、重力型剩余油以及压力异常型剩余油三种类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中上部。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水平井钻遇点坝上部进行开采是主要的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曲流河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研究.[D].隋新光.大庆石油学院.2006, 08
[2]  
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结构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束青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 08
[3]   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维物理模拟研究 [J].
王家禄 ;
沈平平 ;
陈永忠 ;
贾旭 ;
张祖波 .
石油学报, 2005, (05) :65-70
[4]   应用微型探针测量油藏物理模拟饱和度变化 [J].
王家禄 ;
沈平平 ;
田玉玲 ;
张祖波 .
测井技术, 2004, (02) :99-103+179
[5]   嫩江现代河流沉积层序及沉积模式 [J].
王平在 ;
王俊玲 .
沉积学报, 2003, (02) :228-233
[6]   储层非均质体系、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和流动单元研究思路探讨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6) :16-18+43
[7]   反韵律砂层石油运移模拟实验研究 [J].
曾溅辉 ;
王洪玉 .
沉积学报, 2001, (04) :592-597
[8]   嫩江现代河流沉积体岩相及内部构形要素分析 [J].
王俊玲 ;
任纪舜 .
地质科学, 2001, (04) :385-394+514
[9]   层间非均质砂层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研究 [J].
曾溅辉 ;
王洪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108-111+132
[10]   曲流点坝沉积模式、三维构形及其非均质模型 [J].
马世忠 ;
杨清彦 .
沉积学报, 2000, (02) :24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