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影响下金川二矿区14行风井变形破坏机制探讨

被引:8
作者
马凤山 [1 ]
邓清海 [1 ,2 ]
陈德信 [3 ]
卢耀军 [3 ]
丁德民 [1 ]
张亚民 [1 ]
王杰 [1 ]
郭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科技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14行风井; 采动影响; 变形特征; 破坏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 [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竖井作为井下开采矿山的咽喉工程,在矿山的安全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川二矿区14行主力回风井位于矿体下盘,井深715.5m,穿过的工程围岩有超基性岩、花岗岩、大理岩、辉绿岩等以及F207断层。该风井于1999年10月开工下掘,2002年投入使用,2005年3月突然跨塌。本文根据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分析了风井变形破坏的特征和机制。发现主要有井壁错动开裂、片冒、冒落物冲击井壁等几种破坏形式,并得出在采动影响下最易在以下几个位置发生破坏:(1)井筒上部(0~200m),易出现拉裂破坏和围岩整体剪切滑动;(2)F207断层及其上下接触部位(200~220m),井筒很有可能在此处发生上下错动,从而导致剪切破坏;(3)井筒中部(360~460m),受采动影响较大,可能发生鼓肚子破坏;(4)井筒下部F16断层影响带(井底以上50m),岩体在采动影响下将发生松动,从而导致在结构面穿插部位可能发生冒落。
引用
收藏
页码:769 / 7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急倾斜厚大金属矿山地下开挖岩移发生机理 [J].
袁仁茂 ;
马凤山 ;
邓清海 ;
高建科 ;
卢耀军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8, (01) :62-67
[2]   基于GPS的江阴市地面沉降规律及机理研究 [J].
邓清海 ;
马凤山 ;
袁仁茂 ;
李国庆 ;
赵海军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5) :621-629
[3]   开采倾斜近地表矿体地表及围岩变形陷落的模型试验研究 [J].
陈陆望 ;
白世伟 ;
李一帆 .
岩土力学, 2006, (06) :885-889+894
[4]   鲁中矿区地下开采对竖井井塔楼的影响分析 [J].
李文秀 ;
赵胜涛 ;
梁旭黎 ;
戴兰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1) :74-78
[5]   Experimental study on sliding shaft lining mechanical mechanisms under ground subsidence conditions [J].
姚直书 ;
杨俊杰 ;
孙文若 .
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 2003, (01) :95-99
[6]   急倾斜矿体开采地表沉陷与概化地应力研究 [J].
贺跃光 ;
颜荣贵 ;
曾卓乔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22-126
[7]   表土沉降对井壁破裂的影响及防破裂措施的研究 [J].
经来盛 .
煤炭学报, 2001, (01) :49-53
[8]   深厚表土中井壁结构破裂的力学机理 [J].
吕恒林 ;
崔广心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6) :22-26
[9]   特殊地层条件下井壁破裂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之一) [J].
杨维好,崔广心,周国庆,李毅,陈先德,吕恒林,孟以猛,祝嘉庸,虞咸祥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6, (04) :1-5
[10]   黄淮地区井筒破裂的地质因素 [J].
卞政修 .
煤炭科学技术, 1993, (02)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