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

被引:15
作者
许清海 [1 ,2 ,3 ]
田芳 [1 ,2 ]
李月丛 [1 ,2 ]
阳小兰 [4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3]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中国北方; 草原区; 表土花粉; 捕捉器花粉; 花粉通量; 判别分析; DCC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的花粉组合对比研究表明,两种取样方法获得的花粉组合相似性较好,乔木花粉含量多低于10%,灌木花粉含量多低于5%,草本花粉含量多高于75%;共有的花粉种类占总花粉种类数的74.3%;蒿属和藜科是花粉组合的最主要成分;荒漠草原区常见麻黄和白刺花粉,典型草原区多为狼毒和莎草科花粉。花粉组合与气候关系的DCCA(降趋典型对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组合与最冷月温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其次为年降水量。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的花粉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前者较后者出现更多的花粉类型,前者的蒿属、藜科花粉含量低于70%,后者的则高于70%。荒漠草原区花粉通量低于典型草原区,反映典型草原区植被较荒漠草原区发育,花粉产量高于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表土花粉浓度也明显高于荒漠草原区(高一数量级),除典型草原区植被发育、花粉产量高的原因外,荒漠草原区不利于花粉保存,也是造成花粉浓度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花粉组合判别分析表明,捕捉器样品和表土样品均能较好地区分出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但捕捉器样品交叉检验结果好于表土样品。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北方典型灌丛群落表土花粉组合特征 [J].
许清海 ;
李月丛 ;
赵登海 ;
阳小兰 ;
郑振华 ;
郝明亮 .
古地理学报, 2006, (02) :157-164
[2]   中国草原区主要群落类型花粉组合特征 [J].
李月丛 ;
许清海 ;
阳小兰 ;
郑振华 .
生态学报, 2005, (03) :555-564
[3]   中国北方几种常见表土花粉类型与植被的数量关系 [J].
李宜垠 ;
张新时 ;
周广胜 ;
倪健 .
科学通报, 2000, (07) :761-765
[4]   内蒙古中部表土花粉研究 [J].
王琫瑜 ;
宋长青 ;
孙湘君 .
植物学报, 1996, (11) :902-909
[5]  
中国草地资源[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主编, 1996
[6]  
宁夏植被[M].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宁夏农业勘查设计院等编, 1988
[7]  
内蒙古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 1985
[8]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9]  
Pollen deposition in mosses and in a modified ‘Tauber trap’ from Hailuoto, Finland: what exactly do the mosses record?[J] .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 2004 (1)
[10]  
Pollen monitoring in the central Rila Mountains, Southwestern Bulgaria: comparisons between pollen traps and surface samples for the period 1993–1999[J] . Spassimir Tonkov,Sheila Hicks,Elissaveta Bozilova,Juliana Atanassova.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