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自身耐药机制

被引:2
作者
黄健强
毛应清
姜卫红
杨蕴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次生代谢分子调控开放实验室!上海
[2]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次生
关键词
耐药机制; 作用位点; 磷酸转移酶; 链霉菌; 耐药性; 抗药性; 抗生素; 产生菌; 抗性基因; 微生物;
D O I
10.13461/j.cnki.wna.003354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正>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它能在极低的浓度下抑制或杀灭其它的微生物.自然界中近70%的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其中有些应用于医疗或兽医(如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利福霉素、亚得里亚霉素、杀念菌素),有些用作动物生长促进剂(如莫能星、泰乐星和维吉霉素),家畜抗寄生药物(averme-ctin),有些应用于植物保护(如春日霉素、多氧菌素、谷氏菌素),还有些用作除草剂(如bialaphos)、生物表面活性剂、免疫抑制剂和酶抑制剂.每株抗生素产生菌都具备一种或几种机制使自身免遭该代谢产物的毒害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自身耐药性.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与之相应,微生物的自身耐药性机制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针对产抗生素链霉菌中主要存在的几种自身耐药机制作一概述.
引用
收藏
页码:470 / 4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Paulsen I T et al. Gene . 1993
[2]  
Holmes D J et al. Gene . 1991
[3]  
Thompson C J et al.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 1982
[4]  
Cundiffe E et al.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 1989
[5]  
Cundliffe E et al. Gene . 1992
[6]  
Kamimiya S et al.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 1988
[7]  
Baltz R H et al. Journal of Antibiotics . 1983
[8]  
Linton K J et al. Molecular Microbiology . 1994
[9]  
Hotta K et al. Journal of Antibiotics . 1988
[10]  
Sloan J et al. Molecular Microbiolog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