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体渔业碳移出之估算

被引:31
作者
解绶启 [1 ,2 ]
刘家寿 [1 ]
李钟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碳汇渔业实验室
关键词
淡水; 渔业; 碳移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鱼类和甲壳类等水产品是淡水生态系统碳移出的主要方式。2009年,全国淡水鲢产量348万t,鳙产量243万t,草鱼408万t,鲫206万t,鲤246万t。鲢、鳙的食物主要是天然饵料,鳜鱼摄食鱼类,其饵料鱼则摄食天然饵料,假设草鱼、鲫鱼、鲤鱼、团头鲂等产量的20%来自天然饵料(如不计算施肥等碳输入),通过计算,淡水水产每年总的碳移出约155万t,另外通过粪便等形式沉积的碳约186万t。如按淡水捕捞产量214万t计算,则移出碳27.8万t/yr。比较了不同湖泊的碳移出和沉积力,鄱阳湖为大型浅水湖泊,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其通过渔业移出的碳为11.8~27.6kg/hm2.yr,总移出碳为3890~9061t/yr,总固定的碳为8558~19935t/yr。梁子湖为中型浅水湖泊,渔业碳移出为24~38t/hm2.yr,总移出碳约700~1100t/yr。武汉东湖为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其渔业的碳移出约为78kg/hm2.yr,通过渔业输出的碳约260t/yr,总固定碳约600t/yr。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1971年为1.67万km2,2000年为1.3万km2,如果平均碳移出按10~30kg/hm2.yr计算,总碳移出分别为1.67~1.3万t/yr和5.01~3.9万t/yr。淡水渔业不仅可以移出水体的碳,而且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优质食物。各种计算方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Plumbing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ntegrating inland waters into the terrestrial carbon budget [J].
Cole, J. J. ;
Prairie, Y. T. ;
Caraco, N. F. ;
McDowell, W. H. ;
Tranvik, L. J. ;
Striegl, R. G. ;
Duarte, C. M. ;
Kortelainen, P. ;
Downing, J. A. ;
Middelburg, J. J. ;
Melack, J. .
ECOSYSTEMS, 2007, 10 (01) :171-184
[2]   滤食性鱼类在淡水渔业中的碳汇作用初探 [J].
陈中祥 ;
牟振波 .
水产学杂志, 2011, 24 (03) :65-68
[3]  
CO_2 mitigation potential in farmland of China by altering current organic matter amendment pattern.[J].CADISCH Georg;.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0, 09
[4]   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政策的初步研究 [J].
李龙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21) :104-105
[5]   气候变化的另面观——谨慎看待CO2和全球变暖 [J].
汪建君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25 (04) :438-447
[6]   两种饵料条件下(鱼夋)的碳收支研究 [J].
康斌 ;
线薇薇 ;
武云飞 .
海洋科学, 2010, 34 (03) :11-14
[7]   生物碳汇类型的特性研究 [J].
于洪贤 ;
李友华 .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05) :244-245
[8]  
长江流域湖泊的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M].崔奕波;李钟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