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

被引:47
作者
王立新
机构
[1] 北京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国家身份; 中国形象; 他者; 传教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50 [世界政治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一直把中国想象成为与自己形象相对照的"他者"。对中国的这种"他者"想象反映着美国人自己的恐惧、渴望和向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帮助美国人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与国家地位,是美国自我审视、自我想象的一种方式,因而具有深刻的自传性质。今日的美国应放弃在自己的观念和利益框架内理解和想象中国的方式,真切地了解和体会中国人的感受、欲望和抱负,从而使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能有一个健康的情感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73+207 +207-208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问题与领域 [J].
周宁 .
东南学术, 2005, (01) :100-108
[2]   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J].
王立新 .
世界历史, 1998, (01) :13-20
[3]  
天朝遥远.[M].周宁;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M].罗宣著;.人民出版社.2005,
[5]  
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M].何英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6]  
想象中国.[M].周宁著;.中华书局.2004,
[7]  
傲慢与偏见.[M].施爱国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8]  
美国人的中国观.[M].陈奔主编;.华夏出版社.2003,
[9]  
比较文学形象学.[M].孟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  
永远的乌托邦.[M].周宁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