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GIS的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景观结构特征及规划对策

被引:4
作者
滕明君 [1 ]
周志翔 [1 ]
王鹏程 [1 ]
覃婕 [1 ,2 ]
王燕燕 [1 ,3 ]
史梅容 [1 ,4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2] 惠州学院生命技术学院
[3]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4]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空间构型; 景观粒度; 景观规划; 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7.4 [森林规划、森林设计];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7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1404 ;
摘要
大型的城市森林绿地是城市生态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是武汉近郊最大的森林绿地。应用快鸟遥感影像并结合实地调查,在RS和GIS的支持下对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景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森林景观的规划对策。结果表明: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景观分为林地、农耕地、苗圃地、水域、建设用地、墓地、荒地、草地和裸岩9个景观类型,263个斑块,其中林地最多,占总面积的36.56%,占斑块总数的8.75%,为景观基质,但对景观过程的控制作用不强。建设用地和农耕地斑块形状最为复杂,易造成人类活动干扰的扩散。林地成片分布,破碎化程度较低,连通性较高,有利于其资源保护。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表现出整体结构简单,局部结构复杂的特征。针对这些景观结构特征,提出了大幅提高林地比例,压缩建设用地和其他人类活动明显的景观类型面积,构建聚集间有离析的空间优化格局,加强荒地和裸岩的植被恢复,设置"踏脚石"斑块和建立保护性廊道的景观优化对策,以期为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进展 [J].
尹锴 ;
赵千钧 ;
崔胜辉 ;
吝涛 ;
石龙宇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389-398
[2]   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的环境响应 [J].
陈端吕 ;
李际平 .
林业科学, 2008, (07) :29-35
[3]   南京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与空间结构优化 [J].
赵清 ;
郑国强 ;
黄巧华 .
地理学报, 2007, (08) :870-878
[4]   马鞍山城市森林景观镶嵌与其城郊分布梯度格局研究 [J].
王原 ;
吴泽民 ;
张磊 ;
赵霞 ;
管露露 .
林业科学, 2007, (03) :51-58
[5]   高分辨率影像的植被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J].
颜梅春 .
遥感学报, 2007, (02) :235-240
[6]   人类活动对森林景观影响研究进展 [J].
李月辉 ;
常禹 ;
胡远满 ;
李秀珍 ;
肖笃宁 .
林业科学, 2006, (09) :119-126
[7]   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J].
叶延琼 ;
陈国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12-115
[8]   基于GIS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广州森林景观生态规划 [J].
郭泺 ;
夏北成 ;
江学顶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26-128
[9]   采石场石壁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J].
杨冰冰 ;
夏汉平 ;
黄娟 ;
刘春常 .
生态学杂志, 2005, (02) :181-186
[10]   喀斯特峰丛区复合农林系统优化与植被恢复试验 [J].
李先琨 ;
吕仕洪 ;
蒋忠诚 ;
何成新 ;
陆树华 ;
向悟生 ;
欧祖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