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25
作者
:
王仲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陕北项目研究室!河南濮阳市,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王仲应
庞正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陕北项目研究室!河南濮阳市,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庞正宽
李春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陕北项目研究室!河南濮阳市,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李春玉
机构
:
[1]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陕北项目研究室!河南濮阳市,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来源
:
断块油气田
|
1996年
/ 04期
关键词
: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代;
三角洲;
低幅;
鼻状构造;
侵蚀作用;
油气藏形成;
油气分布;
勘探评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构造、沉积演化及地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条件,认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砂体是该地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局部也可能发育延安组河道砂岩油气藏,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褶构造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延长组上覆地层遭受剥蚀的程度决定了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好坏。该地区的油气分布呈“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格局,依据各区、带的主要特点分别提出了下步的勘探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国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尚文 主编, 1983
←
1
→
共 1 条
[1]
中国石油地质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尚文 主编, 198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