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储层微型构造形成剩余油的水动力原因
被引:14
作者
:
郭德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郭德志
王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怀民
李翠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翠玲
机构
: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
2003年
/ 01期
关键词
:
储层微型构造;
剩余油;
水动力;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储层微型构造是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 ,储层顶底面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小构造。应用水动力学方法分析了油田注水开发时在储层微型构造中形成剩余油的原因。指出了储层微型构造存留剩余油是一种水动力圈闭 ,完全可以引用哈伯特势能理论来解释和判断 ,分析认为 ,在储层微型构造中油、水相势的方向和大小不同。当油相势梯度指向储层微型构造的内部时 ,便形成了剩余油。同时也给出了如何动用这些剩余油的一些相关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68 +68-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陆相储层沉积微相与微型构造.[M].李兴国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3]
趋势面剩余分析在储层微型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J].
李新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新峰
;
高红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高红燕
;
田燕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田燕春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9,
(06)
:12
-14+53
[4]
对大庆油田储层微型构造的初步认识
[J].
吕晓光,马福士,张永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吕晓光,马福士,张永臻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4,
(02)
:18
-21+75-76
[5]
油层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以胜坨、孤岛油田为例
[J].
李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李兴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7,
(02)
:53
-59
[6]
水动力圈闭的形成条件及其勘探方法
[J].
刘方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方槐
.
天然气工业,
1986,
(01)
:105
-105
←
1
→
共 6 条
[1]
陆相储层沉积微相与微型构造.[M].李兴国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3]
趋势面剩余分析在储层微型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J].
李新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新峰
;
高红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高红燕
;
田燕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田燕春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9,
(06)
:12
-14+53
[4]
对大庆油田储层微型构造的初步认识
[J].
吕晓光,马福士,张永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吕晓光,马福士,张永臻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4,
(02)
:18
-21+75-76
[5]
油层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以胜坨、孤岛油田为例
[J].
李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李兴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7,
(02)
:53
-59
[6]
水动力圈闭的形成条件及其勘探方法
[J].
刘方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刘方槐
.
天然气工业,
1986,
(01)
:105
-10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