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

被引:7
作者
粟丹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侗族; 款约; 法文化; 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7 [地方法制];
学科分类号
0301 ;
摘要
"款"是侗族法文化的核心要素,其中的款约更是侗族法文化的集中体现。传统款约经历了石头文本、款词文本和碑刻文本三个阶段,而今则通过村规民约的形式得以传承。随着汉文化影响的深入和中央政治统治的加强,侗族社会款约的作用在逐渐减弱,侗族人民对法律的理解也发生了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乡村法律秩序的文化视角解读 [J].
王连保 .
煤炭高等教育, 2007, (01) :102-104
[2]   侗族传统社会外部控制诸方式 [J].
廖君湘 .
贵州民族研究, 2005, (04) :67-73
[3]   “款约”与广西近代侗族社会 [J].
白正骝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S1) :130-133
[4]   侗族社会的款组织及其特点 [J].
杨昌嗣 .
民族研究 , 1990, (04) :31-36
[6]  
法律文化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刘作翔著, 1999
[7]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 1999
[8]  
侗族通览[M]. 广西人民出版社 , 冼光位主编, 1995
[9]  
西方法律思想史[M]. 法律出版社 , 张宏生编著, 1986
[10]  
锦屏县寨母寨楼公约碑:民族志资料汇编 .2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