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和90年代华北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42
作者
荣艳淑 [1 ]
余锦华 [2 ]
段丽瑶 [3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环境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天津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华北地区; 80和90年代; 干旱特征; 北极涛动; 西伯利亚高压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几乎有一半的年份出现干旱,90年代华北的干旱频率比80年代更高。本文从干旱基本状况、干旱强度和干旱空间分布出发,对华北地区这两个年代的干旱进行了比较,并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和大气环流场特征等方面,探讨了这两个年代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在干旱强度和空间分布上,90年代明显强于80年代。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90年代明显强于80年代,表现了更显著的增暖趋势。80年代的干旱年中北极涛动显著增强,中高纬度地区为气压正距平带控制;90年代的干旱年中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为正负距平波列相间分布,存在EU和PNA遥相关型。本文还定义了西伯利亚高压指数,该指数90年代显著高于80年代,且与华北地区降水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华北地区旱涝预测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夏季风北推和强度对我国北方夏季降水影响的年代际特征 [J].
吴长刚 ;
刘鸿升 ;
谢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656-665
[2]   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 [J].
徐桂玉 ;
杨修群 ;
孙旭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11-518
[3]   天津地区蒸发演变及对本地气候干旱化影响的研究 [J].
荣艳淑 ;
屠其璞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4) :575-583
[4]   华北地区干旱的气候背景及其前兆强信号 [J].
魏凤英 ;
张京江 .
气象学报, 2003, (03) :354-363
[5]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气候增暖进程的统计事实 [J].
魏凤英 ;
曹鸿兴 ;
王丽萍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1) :79-86
[6]   华北汛期降水量变化中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分离 [J].
陆日宇 .
大气科学, 2002, (05) :611-624
[7]   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几个问题 [J].
符淙斌 ;
温刚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1) :22-29
[8]   华北地区水资源多时间尺度分析 [J].
杨辉 ;
宋正山 .
高原气象, 1999, (04) :496-508
[9]   华北各区夏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地域性特征 [J].
陈烈庭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77-485
[10]   华北夏季不同月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J].
陆日宇 .
高原气象 , 1999, (04) :50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