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

被引:47
作者
金立鑫
机构
[1]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关键词
“了”; 时; 体; 起始; 句法条件; 疑问测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讨论表示“起始”体意义的句尾“了”在不同句法条件下所表示的不同的时体意义:“现在起始体”、“将来起始体”和“过去起始体”。这些不同的“时”是由相应的句法条件提供的,并不是“了”的语法功能。本文用相应的时体疑问句对“现在起始体”和“过去起始体”作了测试。疑问测试的方法可以推广到本文之外的“S了”句子的研究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 [J].
金立鑫 .
世界汉语教学, 2002, (01) :34-43+115
[2]   答友人——关于语法分析的几个原则问题 [J].
刘勋宁 .
世界汉语教学, 2000, (03) :16-21
[3]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 [J].
刘勋宁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03) :4-22
[4]   试论“了”的时体特征 [J].
金立鑫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98, (01)
[5]   汉语的成句过程和时间概念的表述 [J].
竟成 .
语文研究, 1996, (01) :1-5
[6]   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 [J].
龚千炎 .
世界汉语教学, 1994, (01) :1-6
[7]   关于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问题 [J].
竟成 .
语文研究, 1993, (01) :52-57
[8]   “了2”的探索 [J].
沈开木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7, (02) :4-19+26
[9]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 [J].
刘勋宁 .
方言, 1985, (02) :128-133
[10]   “了”与句子语气的完整及其它 [J].
吕文华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3, (03) :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