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黑土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55
作者
郭观林
周启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污染黑土; 重金属; 形态; 生物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通过对污染和清洁黑土的耕层、非耕层分层采样分析,比较了Cd,Pb,Cu和Zn等在同一土壤耕层和非耕层以及不同采样点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无污染黑土中这些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一般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外源污染则使可交换态重金属的含量增加.以生物有效性系数和迁移系数进行重金属生物活性评价,其在黑土中生物活性大小的顺序为:Cd>Cu>Zn>Pb.污染愈严重的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和自身的淋溶能力相对较强,在非耕层中也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综合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和生物活性,发现2个污染点的黑土中Cd和Pb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地下水安全已构成潜在的威胁.
引用
收藏
页码:383 / 3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 Availability in Polluted Soils by Two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s Using Factor Analysis. Maiz I,Arambarri I,Garcia R et 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2000
[2]  
Kot A,Namiesnik J,The Role of Speciation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