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的扶贫与发展——以布朗族(莽人)为个案

被引:7
作者
方明
机构
[1]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 扶贫与发展; 布朗族(莽人);
D O I
10.16415/j.cnki.23-1021/c.2012.02.027
中图分类号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布朗族(莽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他们的生存状况极为困难。为扶持他们脱贫与发展,金平县2008年开始实施莽人扶贫工程。以此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后的成效,讨论其得失,尤其需做到四个"相结合",即政府主导与莽人参与相结合、文化教育与科技培训相结合、扶贫和开发相结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革新"相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王铭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国家的视角.[M].(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新乡土中国.[M].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经济人类学.[M].陈庆德著;.人民出版社.2001,
[5]  
文化扶贫与大众媒介:莽人媒介接触的人类学思考.[J].方明;刘晓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1, 02
[7]   金平莽人地区农业扶贫开发的探讨 [J].
叶富琼 .
云南农业, 2010, (05) :49-50
[8]   从“有限理性”看云南少小民族自主发展意识的激发 [J].
张锦鹏 .
云南社会科学, 2010, (02) :82-85+90
[9]   文化扶贫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价值 [J].
辛秋水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3) :137-140
[10]   立足当前 改变一代人 着眼长远 培养一代人 [J].
王承才 .
今日民族, 2008, (12)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