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北极资源开发政策的新框架

被引:10
作者
李连祺 [1 ,2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2] 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俄罗斯; 北极资源; 开发政策; 新框架;
D O I
10.13654/j.cnki.naf.2012.04.015
中图分类号
D993.5 [海洋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俄罗斯为实现北极利益最大化,以扇形原则、先占原则和自然延伸原则为法律依据主张对北极资源行使主权控制。扇形原则因缺乏国际法论据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反对,但俄罗斯基于国家利益需要不会放弃扇形原则的主张,并以自然延伸原则巩固对北极资源的控制权,这种权利是经济属性的主权权利并受到国际法的严格限制,只能依据科学证明来争取北极大陆架资源拥有权。同时,俄罗斯积极采用共同开发政策对北极资源进行权利控制,通过与相关国家签订临时协议拥有对北极争议区自然资源的开采权,这些对非北冰洋国家和《海洋法公约》将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有必要对俄罗斯北极资源开发政策高度重视,通过现有法律途径承担起维护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 [J].
吴迪 .
极地研究, 2011, 23 (03) :217-225
[2]   俄罗斯北极区域的金属矿产资源 [J].
晓民 ;
原志军 .
世界有色金属, 2009, (08) :72-73
[3]  
国际法[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广民, 2006
[4]  
国际公法原理[M]. 法律出版社 , (英)伊恩·布朗利著, 2003
[5]  
现代国际海洋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德恭 著, 1988
[6]  
The Grey Zone Agreement of 1978: Fishery Concerns,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Territorial Interests[J] . Stabrun,Kristoffer.FNI Reports . 2009 (13)
[7]  
Norway and Russia Agree on Maritime Boundary in the Barents Sea and the Arctic Ocean .2 Thilo Neumann. ASIL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