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回弹力问卷在军人中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50
作者
张钰 [1 ]
李敏 [1 ]
张佳佳 [1 ]
胡光涛 [2 ]
张丽丽 [1 ]
李培培 [1 ]
韦美 [1 ]
汪涛 [1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心理学教研室
[2] 成都军区解放军第医院精神病专科中心
关键词
军人; 应激回弹力; 回弹力问卷; 因素结构; 信度; 效度;
D O I
10.16016/j.1000-5404.2010.02.033
中图分类号
E0-051 [军事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3 ; 1101 ;
摘要
目的用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回弹力问卷(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在军人样本中进行测量并研究其信效度。方法采用CD-RISC中文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付方式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时版(PCL-C)对1 800名军人进行测试。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军人应激回弹力问卷由15个项目组成,包括2个因素(坚韧性和适应性),累计方差解释率为43.148%;②回弹力各因素及总分与简易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和EPQ中内外向呈显著的正相关(r=0.347~0.474,P<0.01),与SCL-90的焦虑、抑郁、躯体化3个因子,PCL-C的再体验、回避、高唤醒3个因子及EPQ中神经质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272~-0.142,P<0.01);③采用分组检验法,CD-RISC低分组的焦虑、抑郁、躯体化、PCL-C各因子得分及其总分均显著高于CD-RISC高分组(P<0.01);④总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sα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7~0.816;⑤回弹力的两因子之间及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40~0.913(P<0.01)。结论中文版15个项目的军人应激回弹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用于测量军人的应激回弹力;个体回弹力水平能较好地预测个体应激后心理健康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汶川地震救援武警官兵心理应激特点
    李敏
    汪涛
    李培培
    张丽丽
    韦美
    刘云波
    田玉娥
    惠锦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 (14) : 1397 - 1398
  • [2]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胡月琴
    甘怡群
    [J]. 心理学报, 2008, (08) : 902 - 912
  • [3]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席居哲
    桑标
    左志宏
    [J]. 心理科学, 2008, (04) : 995 - 998+977
  • [4]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
    李海垒
    张文新
    张金宝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8, (02) : 98 - 102+111
  • [5] 韧性概念及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崔文香
    赵红姬
    李春花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02) : 185 - 187
  • [6] Measurement and predictors of resilience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women
    Lamond, Amanda J.
    Depp, Colin A.
    Allison, Matthew
    Langer, Robert
    Reichstadt, Jennifer
    Moore, David J.
    Golshan, Shahrokh
    Ganiats, Theodore G.
    Jeste, Dilip V.
    [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08, 43 (02) : 148 - 154
  • [7]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J] . Kathryn M.Connor,Jonathan R.T.Davidson.Depress. Anxiety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