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的行政行为理论资源及其挑战

被引:24
作者
叶必丰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区域协同; 行政行为; 地域管辖权; 职务协助; 区域协商;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7.03.009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区域协同应以一定的自主权为基础,因而应聚焦于区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区域协同的典型有区域共同行政行为、区域性职务协助行为和链条式行政行为。然而它们又分别面临着地域管辖权、动力机制和法律救济方面的挑战。要推动区域协同,就要放松对地域管辖权的要求,构建以利益多元为基础的成本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协商或协调妥善处理合作或协同中的纠纷。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区域合作的现有法律依据研究 [J].
叶必丰 .
现代法学, 2016, 38 (02) :30-42
[2]   区域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 [J].
叶必丰 .
法学家, 2014, (06) :1-11+176
[4]  
区域协同立法的“京津冀”尝试[N]. 王涵.民主与法制时报. 2015 (001)
[5]  
跨界水污染纠纷为何多年难解?[N]. 李成思,童克难,邢飞龙.中国环境报. 2015 (008)
[6]  
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法治先行[N]. 蔡岩红.法制日报. 2014 (006)
[7]  
苏皖建立跨界污染纠纷处置机制[N]. 高杰,詹国平,谈伟.中国环境报. 2013 (003)
[8]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叶必丰, 2015
[9]  
行政行为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叶必丰, 2014
[10]  
法治国下的目的性创设[M]. 法律出版社 , 赵宏,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