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Archaeoperisaccus属在中国云南东部的发现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礼昌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来源
:
古生物学报
|
1980年
/ 06期
关键词
:
海口组;
沾益;
地层;
泥盆纪;
龙华山;
Archaeoperisaccus;
植物化石;
中泥盆世晚期;
图版;
晚泥盆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
10.19800/j.cnki.aps.1980.06.008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有关Archaeoperisaccus的记载及其在我国的发现Archaeoperisaccus属的孢子,形态特殊,特征明显。曾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的北极地区和苏联西部的蒂曼(Timan)等地有所发现。长期以来,该属的孢子在这些地区,一直当作晚泥盆世早期的指示化石。但是,Coquel等(1977)报道在伊朗的晚泥盆世晚期(upperFamennian)的地层中也有该属的发现。近年来,在我国云南东部泥盆纪地层中,也常发现Archaeoperisaccus 的分子。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4+533 +533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