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梯度理论下京津冀产业协作研究

被引:17
作者
徐永利
机构
[1]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梯度理论; 逆梯度理论; 京津冀; 梯度差异; 产业协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逆梯度理论不仅是原有狭义梯度推移理论的逆向化扩展,而且在选择梯度结构的差异性和顺序性方面更加灵活。直接选用代表数量的产值比重指标和代表效益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对京津冀三次产业梯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北京已经处在后工业化阶段,而天津和河北仍然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北京主要由知识和技术要素驱动,河北则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要素驱动,天津处于两者之间。按照河北目前的经济基础以及京津冀经济圈的整体规划,河北省未来的发展并非完全需要直接承接京津生产转移,也并非完全以农业和资源型工业为方向,应该在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同时,根据河北省现状和现实条件,从逆梯度视角,积极参与京津高端产业推移,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实现跨越发展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我国反梯度推移理论研究综述 [J].
牛艳梅 .
时代金融, 2012, (08) :23-24
[4]   梯度理论综述 [J].
李国平 ;
赵永超 .
人文地理, 2008, (01) :61-64+47
[5]   基于大梯度极差理论的生产性服务业协作政策研究——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 [J].
王小平 ;
陈永国 .
经济与管理 , 2008, (01) :25-28
[6]   梯度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J].
李国平 ;
许扬 .
经济学家, 2002, (04) :69-75
[8]   何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 [J].
郭凡生 .
开发研究, 1986, (03) :39-40
[9]   论技术的梯度转移——兼与“新技术革命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本对策”一文商榷 [J].
康荣平 ;
谢燮正 ;
张毛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84, (12) :22-24
[10]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刘国光 主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