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杨树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118
作者
付士磊 [1 ]
周永斌 [2 ]
何兴元 [1 ]
陈玮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小青杨; 干旱胁迫; 光合生理; POD活性;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397
中图分类号
Q945.7 [感应性与植物运动];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利用气体交换法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小青杨(Populuspseudo-simonii)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小青杨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值均随干旱胁迫增强而下降,杨树Pn的下降主要是由于gs下降引起的;干旱胁迫后期,Ci值逐渐升高,非气孔限制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干旱胁迫后期,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明显下降,光抑制增强,光合电子传递受阻.POD酶的活性在胁迫初期升高,后期降低,说明干旱胁迫初期对保护系统酶活性升高有诱导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Fv/Fm和Fv/Fo降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光合器官的伤害.由此表明,干旱胁迫后期Pn的降低与PSⅡ荧光参数及POD酶活性下降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016 / 20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杨树抗旱性研究进展 [J].
尹春英 ;
李春阳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06) :662-668
[2]   沙地云杉生态型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J].
邹春静 ;
韩士杰 ;
徐文铎 ;
李道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46-1450
[3]   作物生产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J].
李忠武 ;
蔡强国 ;
唐政洪 ;
吴淑安 ;
王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9) :1174-1178
[4]   光胁迫下杂种杨无性系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J].
张守仁 ;
高荣孚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28-533
[5]   树木水分胁迫生理与耐旱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J].
胡新生 ;
王世绩 .
林业科学, 1998, (02) :79-91
[6]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4) :241-244
[7]   水分胁迫下植物叶片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 [J].
关义新 ;
戴俊英 ;
林艳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4) :293-297
[8]   粉煤灰复田立地上杨、柳、榆、刺槐根系的分布和生长特点 [J].
王文全,王世绩,刘雅荣,刘建伟 .
林业科学, 1994, (01) :25-33
[9]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J].
许大全 ;
张玉忠 ;
张荣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 (04) :237-243
[10]   植物耐旱性及其机理 [J].
李吉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1, (03) :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