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北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比较

被引:33
作者
程广斌 [1 ,2 ]
申立敬 [1 ]
龙文 [1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兵团屯垦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城市群; 综合承载力; 改进熵值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8.014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构建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分别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西北地区城市群和群内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上水平,但空间分异明显;从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角度看,关中—天水和兰白西城市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现象;各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和受限制程度存在差异,且制约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产生正向或反向的联动效应;城市群内28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处于高、较高、较低和低水平的城市数量比例为10∶6∶2∶10,且中小城市的综合承载力状况及其开发潜力优于大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113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生态承载力研究 [J].
廖志高 ;
许明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5) :99-104
[2]   基于空间回归分析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 [J].
孙钰 ;
李新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5) :128-132+137
[3]   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J].
陈金英 ;
杨青山 ;
马中华 .
经济地理, 2013, 33 (08) :68-72+85
[4]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 [J].
孔凡文 ;
刘亚臣 ;
常春光 .
城市问题, 2012, (01) :26-29
[5]   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的实证研究 [J].
李灿 ;
徐映梅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 26 (05) :86-91
[6]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J].
欧朝敏 ;
刘仁阳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32 (03) :108-112
[7]   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与耦合机制研究 [J].
李东序 ;
赵富强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15 (06) :37-42
[8]   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吕斌 ;
孙莉 ;
谭文垦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53-58
[9]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J].
郭显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12) :99-103
[10]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 [J].
刘殿生 .
环境科学研究, 1995, (05)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