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的理论范式与路径选择

被引:3
作者
孙军 [1 ]
高彦彦 [2 ]
机构
[1]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产业融合; 外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业融合的范式逐步发生改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不言而喻。互联网通过直接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两种方式作用于传统产业,具有促进传统产业增长的"外溢效应"和抑制其增长的"极化效应"。虽然从长期看,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最终将完全融合,但在此进程中,不论是人为阻碍还是基础支撑能力不足等,都会对互联网外部性的发挥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深化产业融合的关键在于加强互联网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互联网化水平、破除各种人为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网络空间的低度嵌入与深度融入:电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 [J].
张军 .
江海学刊, 2016, (04) :109-115
[2]   产业结构演变的逻辑及其比较优势——基于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的视角 [J].
孙军 ;
高彦彦 .
经济学动态, 2012, (07) :70-76
[3]   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 [J].
徐盈之 ;
孙剑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7) :56-66
[4]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环境、基础和道路 [J].
谢康 ;
肖静华 ;
乌家培 .
经济学动态, 2009, (02) :28-31
[5]   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 [J].
朱瑞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8) :24-31
[6]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J].
周振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4) :46-52
[7]   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 [J].
马健 .
产业经济研究, 2003, (02) :37-42+55
[8]   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 [J].
植草益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2) :24-27
[9]   Does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mply convergence in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J].
Gambardella, A ;
Torrisi, S .
RESEARCH POLICY, 1998, 27 (05) :445-463
[10]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J] . Michael L. Katz,Carl Shapir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