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源错配视角下的农村贫困与中国反贫困路径研究

被引:8
作者
吴传俭 [1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2]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关键词
经济资源错配; 生产效率损失; 农村贫困; 反贫困; 马克思六项扣除理论;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6.06.00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经济资源潜力相对充分时,经济资源错配造成生产效率损失引发的社会产品总量不足,是造成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社会产品分配方式,决定着谁将以"贫困者"的人口特征来承担社会产品不足缺口和不公平分配的后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剥削问题,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阻碍了劳动要素与经济资源的合理匹配,也造成社会总产品难以在城乡之间进行公平地分配,使大量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消除农村贫困不仅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资源匹配的阻碍,还要将更多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分配给农村居民。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