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变革过程及其深层意涵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方
机构
: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来源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
/ 11期
关键词
:
街居制;
社区制;
社会原子化;
深层意涵;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
1204 ;
摘要
:
伴随着单位体制的消解与城市社会复杂性不断增加,社区制取代了街居制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然而,仅从社会管理的纵向单维视角理解这一过程,无疑窄化了社区建设浪潮兴起的复杂背景。文章将街居制向单位制变革的具体过程,置于改革以来中国城市社会基础秩序变革的长时段中认识,提出社区建设和社区研究的深层命题在于:如何在后单位社会实现社会空间的根本性转换,以新型社会空间的生产,克服社会原子化的潜在危机,形成城市社会的良善治理的社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
[J].
田毅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田毅鹏
;
吕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吕方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9,
(06)
:17
-23
[2]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北京市鲁谷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个案
[J].
陈雪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陈雪莲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9)
:92
-98
[3]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建中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
(05)
:14
-19
[4]
社区:改造和重构社会的想象和剧场——对中国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J].
潘泽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潘泽泉
.
天津社会科学 ,
2007,
(04)
:71
-76
[5]
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
[J].
杨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杨敏
.
社会学研究,
2007,
(04)
:137
-164+245
[6]
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
[J].
陈伟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陈伟东
;
李雪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李雪萍
.
中州学刊,
2005,
(02)
:78
-82
[7]
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
[J].
卢汉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卢汉龙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04,
(01)
:56
-65
[8]
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费孝通
.
江海学刊,
2002,
(03)
:15
-18+206
[9]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
[J].
王铭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王铭铭
.
社会学研究,
1997,
(01)
:88
-98
[10]
社会缺位:后单位社会的隐忧[N]. 吕方.社会科学报. 2010 (003)
←
1
2
→
共 11 条
[1]
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
[J].
田毅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田毅鹏
;
吕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吕方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9,
(06)
:17
-23
[2]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北京市鲁谷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个案
[J].
陈雪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陈雪莲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09)
:92
-98
[3]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建中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
(05)
:14
-19
[4]
社区:改造和重构社会的想象和剧场——对中国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J].
潘泽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潘泽泉
.
天津社会科学 ,
2007,
(04)
:71
-76
[5]
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
[J].
杨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杨敏
.
社会学研究,
2007,
(04)
:137
-164+245
[6]
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
[J].
陈伟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陈伟东
;
李雪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李雪萍
.
中州学刊,
2005,
(02)
:78
-82
[7]
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
[J].
卢汉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卢汉龙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2004,
(01)
:56
-65
[8]
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费孝通
.
江海学刊,
2002,
(03)
:15
-18+206
[9]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
[J].
王铭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王铭铭
.
社会学研究,
1997,
(01)
:88
-98
[10]
社会缺位:后单位社会的隐忧[N]. 吕方.社会科学报. 2010 (00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