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燃烧方式下痕量元素形态转化的试验和模拟研究

被引:16
作者
王泉海
邱建荣
温存
孔凡海
熊全军
吴辉
张小平
刘豪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 痕量元素; 燃烧; 化学热力学; 氧燃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16 [燃料与燃烧];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结合热重试验及XRF测量,采用化学热平衡分析方法对煤中易挥发的有毒痕量元素砷、铬、锑和汞在不同燃烧方式下的化学形态及分布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在常规燃烧方式下,痕量元素在400-1800 K的温度范围内容易蒸发,生成气相单质或氧化物。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的CO2(g)以及碳颗粒温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痕量元素的蒸发,同时CO2(g)也会抑制痕量元素向气相次氧化物及单质的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燃煤过程中易挥发有毒痕量元素的相互作用 [J].
刘迎晖 ;
郑楚光 ;
游小清 ;
郭欣 .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1, (04) :243-247
[2]  
煤粉在高浓度CO2下的燃烧与气化[D]. 刘彦丰.华北电力大学.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