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国民经济福利量的核算

被引:4
作者
金玉国
机构
[1] 山东经济学院计划统计系
关键词
GNP; 收益; 社会成本; 财政管理; 经济福利量;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附加工资; 补贴; 总产出; 产值; 制度工时; 闲暇时间; 经济活动; 家务劳动;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1995.06.013
中图分类号
F221 [经济核算];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正> 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于经济福利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自本世纪中叶以来,以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多少来衡量经济福利水准几乎成了整个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我国即将全面实施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表现出与这一国际惯例接轨的强烈倾向。然而,应该看到,尽管与其它总量指标(如我国长期使用的社会总产值)相比,GNP有十分明显的优点,但用它来衡量国民经济福利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正因为如此,自本世纪60年代末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44 +44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