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低频电刺激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

被引:6
作者
劳景茂
机构
[1] 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关键词
穴位低频电刺激; 腹部手术; 胃肠蠕动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2 [外科、针刺麻醉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低频电刺激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67±6.86)h,肛门排气时间为(24.26±2.3)h,对照组分别为(22.34±7.23)h(、40.62±27.52)h,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低频电刺激在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整体调节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排便质量,促使患者提前恢复流质饮食方面较有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吴茱萸热熨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J].
仉玮 ;
郑燕生 ;
陈志强 ;
温泽淮 ;
曹立幸 ;
周罗晶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7 (03) :225-227
[2]   中药加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效果观察 [J].
杨桂琼 ;
郑定容 .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0) :148+151-148
[3]   升白仪电刺足三里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J].
刘锐 ;
任运辉 ;
于海洋 .
河北医学, 2010, 16 (02) :195-196
[4]   足三里贴膏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动力的临床观察 [J].
葛建立 ;
张红英 ;
刘满君 ;
贾利辉 .
河北中医, 2008, 30 (10) :1019-1020
[5]   中药敷脐疗法对经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 [J].
宋春辉 ;
李桂 ;
崔树星 ;
贾凤新 ;
巴英伟 ;
刘洪亮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1) :5-6
[6]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J].
唐骁文 .
山东中医杂志, 2008, (01) :32-33
[7]   针刺足三里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J].
司呈泉 ;
宿广峰 ;
许振国 .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7, (06) :547-549
[8]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低频电疼痛治疗仪的研制 [J].
余学飞 .
医疗卫生装备, 2004, (08) :12-13
[9]   按摩足三里穴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J].
卢燕 ;
樊艳艳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05) :13-14
[10]   针刺足三里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J].
陈荣明 ;
金周慧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6) :364-365